記得之前看《向往的生活》,迎來了童年的記憶“金龜子”姐姐的到來,那時候就在感慨,許久未見,“金龜子”還是原來的“金龜子”,在我們的記憶中,似乎“金龜子”的名字遠遠比劉純燕更加有知名度。
沒想到再次有“金龜子”的消息,便是因為一場商標糾紛。“金龜子”原名劉純燕,2016年得知在南京有一家少兒培訓機構將其藝名“金龜子”注冊為商標并進行使用,她向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宣告“金龜子”商標無效,獲得支持。“金龜子”商標的注冊人李某不服,便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4月17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的此案,李某與第三人劉純燕均到庭參加了訴訟。
原告:金龜子是昆蟲 不是劉純燕唯一對應
法院經查明,訴爭商標的“金龜子”商標,由原告李某于2013年8月5日提出申請注冊,核定使用在第41類“教育、培訓”等服務上。第三人劉純燕以“訴爭商標的注冊侵犯了其在先姓名權”為由對訴爭商標提出了無效宣告請求。
根據各方當事人在法庭調查階段的訴辯主張,該案的爭議焦點為:“金龜子”究竟是不是劉純燕的藝名?訴爭商標的注冊是否侵犯了劉純燕的在先姓名權?
記者注意到,法庭辯論階段,各方當事人圍繞這兩個爭議焦點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辯論。
李某訴稱,“金龜子”是自然界中極普通的昆蟲,人們在看到或聽到“金龜子”一詞時,第一反應大多是昆蟲。雖然劉純燕曾經作為節目主持人,以“金龜子”藝名來使用,但其影響力遠沒有達到讓人把“金龜子”三個字與劉純燕唯一對應化。
李某認為,劉純燕作為一個節目主持人或配音演員,其“金龜子”藝名知名度體現在影視娛樂領域,遠遠未達到教育領域的地步,不能因為其曾經作為一個主持人的影響力,就當然的認為其在任何領域都有影響力,尤其不能把一個娛樂節目的影響力與教育、培訓混為一談。
李某表示,自己在南京地區使用“金龜子”作為早教品牌已經有十幾年,目前其經營的“金龜子早教機構”在江蘇、安徽地區已有9家連鎖機構,具有一定之名度。
被告:訴爭商標易使公眾誤識 宣告無效
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辯稱,根據劉純燕提交的證據可以證明“金龜子”是其藝名,且在訴爭商標申請日之前在教育、娛樂領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與劉純燕建立了較為穩定的關系。李某未經授權,將與劉純燕藝名“金龜子”相同的文字申請注冊商標,該行為難謂巧合,具有不正當利用他人姓名實現經濟利益的目的。
因此,訴爭商標的注冊和使用易使相關公眾誤認為其所標識的服務與劉純燕具有某種特定關聯,從而損壞劉純燕享有的在先姓名權。據此,訴爭商標應予無效宣告。
劉純燕:對自己的姓名權聲譽造成損害
第三人劉純燕稱,自己從1992年開始,就使用“金龜子”作為其藝名來主持《七巧板》,1995年主持的節目《大風車》當時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影響了幾代人。“金龜子”作為自己多年宣傳和使用的藝名,相關公眾、媒體已經將“金龜子”作為其的姓名符號,甚至比自己本名劉純燕更廣為知曉。
劉純燕認為,其主持的少兒節目很多都是寓教于樂性質的,這些節目內容和兒童教育培訓是吻合的,藝名“金龜子”的知名度受眾和訴爭商標核定的“教育、培訓”等服務的相關公眾是具有一致性。
劉純燕表示,訴爭商標在實際使用中已經導致了相關公眾的混淆和誤認,對自己的姓名權和聲譽造成了損害。
由于原告李某和第三人劉純燕本人均親自出庭,審判長也在庭審的最后環節特意請兩位當事人就此案意見進行了陳述。
李某稱,其是一個寶媽創業者,在她懷孕期間,創辦了金龜子教育機構,起初是想把她所學的專業付諸實踐,將她的教育理念傳遞給更多的人。“我一步一步堅持走過來,今年已經經營了整整十三年。我只是想維護我的合法的權益。”
第三人劉純燕認為,李某對“金龜子”商標的實際使用是建立在不正當的利用第三人聲譽的基礎之上。這種實際使用也是侵犯他人姓名權的舉動,從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角度,也是構成了不正當競爭的行為。
因為這種使用本身不具有合法性,所以說無論是你時間有多長,規模有多大它都無法改變。不合法性的性質,不能通過這種實際使用使爭議商標獲得能夠注冊的合理性。
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閱讀排行榜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