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鷹飛國際 >
-
業務體系 >
-
全球商標注冊 >
-
國際商標注冊 >
- 當前位置
新加坡商標注冊之商品與服務分類指南
2025/08/11 來源:http://www.minzuez.com 編輯:Administrator
在新加坡商標注冊流程中,商品與服務分類是決定商標保護范圍的核心環節。新加坡采用《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即尼斯分類),將所有商品和服務劃分為 45 個類別(34 類商品 + 11 類服務),申請人需根據業務范圍精準選定類別,否則可能導致保護不足或注冊失敗。據新加坡知識產權局(IPOS)數據,2024 年約 22% 的商標申請因分類錯誤需補正,平均延誤審批時間 4 周。掌握分類邏輯與實操技巧,是新加坡商標注冊的重要基礎。

尼斯分類的核心邏輯與新加坡適用特點
尼斯分類采用 “層級化” 結構,每個大類下細分若干類似群,同類商品或服務因功能、用途的關聯性被歸為 “類似商品 / 服務”,商標權在類似群內具有排他性。例如,第 9 類 “科學儀器” 包含計算機、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類似群 0901),與第 38 類 “通訊服務”(類似群 3802)不構成類似,可由不同主體注冊相同商標;而第 25 類 “服裝” 中的襯衫(2501)與 T 恤(2501)同屬一個類似群,若他人已注冊相同商標,在后申請將被駁回。
新加坡對尼斯分類的適用具有 “靈活性與嚴謹性并存” 的特點。IPOS 允許跨類申請,但要求分類必須具體明確,不能使用 “其他”“等” 等模糊表述。某企業申請 “提供互聯網相關服務” 被要求細化,最終按分類表調整為 “提供在線社交網絡服務(38 類)、在線廣告服務(35 類)”;而 “食品” 需具體到 “咖啡(30 類)、肉類(29 類)” 等細分品類,不能籠統填寫 “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接受 “一標多類” 申請,即一件商標可同時指定多個類別,費用按類別遞增(首類官費 340 新元,每增加一類加 140 新元)。某餐飲連鎖企業通過一標多類,同時注冊第 43 類 “餐廳服務”、第 30 類 “咖啡飲料”、第 29 類 “預制食品”,既節省申請成本,又實現品牌全鏈條保護。
商品分類的判定技巧與常見誤區
商品分類需以 “功能用途” 為核心判定標準,而非原料或外觀,這是避免分類錯誤的關鍵。
功能用途優先原則在實操中經常被忽視。例如,塑料制的杯子若用于盛裝飲料,應歸為第 21 類 “家用器皿”;若作為玩具(如卡通造型的玩具杯),則歸入第 28 類 “玩具”。某企業將 “不銹鋼保溫杯” 誤歸第 6 類 “金屬制品”,實際應按功能歸入第 21 類,修改后才通過審查。
原料不決定分類的規則需特別注意。皮革制的錢包歸第 18 類 “皮革制品”,而非第 42 類 “皮革加工服務”;棉制的 T 恤歸第 25 類 “服裝”,與第 22 類 “布料” 無關。某紡織企業將 “棉制圍巾” 歸入第 22 類,因混淆原料與成品分類,最終調整至第 25 類。
新興商品的分類需參考 IPOS 的指引。隨著科技發展,“可穿戴智能設備” 歸入第 9 類(電子設備),“電子煙” 歸入第 34 類(煙草制品),“植物肉” 按功能歸入第 29 類(肉替代品)。某企業申請 “智能手表” 分類時,IPOS 明確指引其歸入第 9 類 0907 類似群(智能眼鏡、智能手環同屬此類),而非第 14 類 “珠寶鐘表”。
常見誤區包括 “過度細分” 與 “范圍過寬”。某化妝品企業將 “保濕面霜”“美白面膜” 分別申請第 3 類的兩個類似群,實際兩者同屬 0306 類似群,無需拆分;另一企業將 “醫療器械” 籠統歸入第 10 類,未具體到 “醫用口罩(1001)”“血壓計(1001)”,被要求補充細分后才通過。
服務分類的判定邏輯與特殊情形
服務分類以 “服務內容與方式” 為核心,需區分服務的提供方與接收方,避免與商品分類混淆。
服務與商品的區分是首要難點。例如,第 43 類 “餐廳服務”(提供餐飲服務)與第 30 類 “外賣食品”(銷售食品商品)需分別注冊;第 35 類 “廣告服務”(為他人推廣)與第 40 類 “材料處理服務”(加工商品)功能不同,分屬不同類別。某奶茶品牌同時注冊第 43 類 “咖啡館服務” 和第 30 類 “奶茶(預包裝)”,實現線下門店與線上零售的全面保護。
服務方式決定分類的情況需重點關注。“在線教育服務” 歸入第 41 類(教育),而非第 38 類(通訊);“金融咨詢服務” 歸入第 36 類,而 “金融軟件的開發服務” 歸入第 42 類。某金融科技公司同時涉及 “貸款服務(36 類)” 和 “金融 APP 開發(42 類)”,需分別指定類別才能獲得完整保護。
特殊服務的分類有明確指引。“醫療美容服務” 歸入第 44 類 “醫療服務”,而非第 3 類 “化妝品”;“寵物寄養服務” 歸入第 44 類,而 “寵物食品銷售” 歸入第 31 類。某寵物品牌通過第 44 類 “寵物護理” 和第 31 類 “寵物食品” 的組合注冊,覆蓋服務與商品全鏈條。
分類規劃的實用策略
科學的分類規劃需結合業務現狀與未來布局,避免 “注冊不足” 或 “資源浪費”。
核心類別優先注冊是基礎策略。科技企業優先注冊第 9 類(產品)和第 42 類(研發服務);零售企業需覆蓋第 35 類(銷售服務)和商品所屬類別。某電商平臺核心注冊第 35 類 “在線零售”,同時根據主營商品補充第 9 類(電子產品)、第 25 類(服裝),形成保護網。
關聯類別防御注冊可降低侵權風險。第 35 類 “廣告、替他人銷售” 被稱為 “萬能類別”,即使不直接提供該服務,注冊后可防止他人用相同商標開展同類推廣;第 42 類 “技術研發” 對科技企業是重要防御類別。某餐飲品牌除第 43 類外,額外注冊第 35 類 “特許經營管理”,防止他人濫用商標開展加盟業務。
定期檢視分類以適應業務變化。企業拓展新業務時需及時補充分類,如服裝品牌新增香水產品線,需追加第 3 類注冊;軟件公司推出云服務,需補充第 45 類 “在線社交服務”。某母嬰品牌從 “嬰兒服裝(25 類)” 擴展至 “育兒咨詢(41 類)”,通過追加分類實現品牌延伸保護。
新加坡商標的商品與服務分類,本質是為商標權劃定清晰邊界。申請人需跳出 “想當然” 的認知,以分類表為依據,結合業務實質精準定位。無論是初創企業的核心保護,還是成熟企業的全鏈條布局,科學的分類策略都能讓商標權既 “不越界” 也 “不缺位”,為品牌在新加坡市場的發展筑牢法律根基。
以上便是為您分享的“新加坡商標注冊”相關內容,更多海外公司注冊、銀行開戶、國際商標注冊、公證認證、ASI禮品協會業務咨詢,可以聯系鷹飛國際。
【鷹飛國際始于2003年】總部位于美國洛杉磯,在北京、深圳、陜西等商業圈設立分部,是全球領先的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我司主營業務有:美國移民、海外公司注冊、會計財稅、美國簽證、知識產權、銀行開戶、美國置業、海外倉等服務,詳情咨詢電話4007227010,客服微信:yf4007227010。